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2章、沸腾的大明  (第3/11页)
!官那么好当?咱家有什么门路?有什么关系?说得好听,还不就是县衙里的班头小吏?听老子的!县尊老爷面前,秀才都比千户老爷有面子!千户老爷,那可是正五品!”    重文轻武这么多年了,这样的场面不知道在多少地方上演着。    年轻人有热血,年老的阅历多。    民间百姓的乡试是由布政使司参与组织的,山东布政使安排了人专门忙这件事。但时间来到了四月初五,距离武举乡试举办的时间已经只有一个多月了,各县的报名情况仍不容乐观。    还得留下考试组织和考生赶到济南的时间,实际的报名时间已经不足二十天。    “藩台,多的只十余人,最少的还只有五人。不说千里挑一,难不成我们这十个名额,便只从这总共百余人里选出?”    从历年每一科武进士整个大明都只能选出数十人就看得出来,武举一向有多么不受欢迎,基本上都是卫所体系内某些有上进心的或者想镀金的官兵才会去去参加。    现在哪怕给出了很诱人的赏格,但面对同样“扩招”了的文举,武举仍旧受着歧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样的观念已经存在了这么久,哪有那么容易轻易改变?    “……还有二十余日,行文各府州县,各县不得少于二十员,各府辖州不得少于三十员。”    只能下死任务,哪怕他们拉些人来凑数,也别让省里武举乡试的场面太难看——京里,管辖山东都司的左军都督府的左都督是崔元。    他是驸马,是京山候,更是参策,是参策当中代表军方的首要重臣,是绝不会改变立场的忠实帝党!    山东武举恩科,左军都督府会派一个正二品的都督佥事专门过来主考的!    武举乡试不像文举乡试那样还需要秀才的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