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6章、你要盯着严嵩  (第6/9页)
”    徐阶没有第一时间摇头,又仔细思索起来。    严嵩耐心地等他想,过了一会徐阶才回答:“白天不在士绅面前表露这一点,是让士绅以为恩师没有在浙江大肆清扫、提拔新官之意。夜里召见,就只是告诉浙江三司,有些事不必避着,不妨私下先与恩师商议妥当?”    “悟性极佳。”严嵩赞许地点点头,“不要嫌弃地方不如翰林院清贵。将来之势,没有主政地方之经历,恐怕再没有参预国策之机会。”    徐阶心里一震:“学生谨受教。”    这是严嵩自己判断出来的。除了御书房首席参预、伴读旁听,但皇帝真正从底层培养的班底,都要派往地方历事,而不是一直在京城打转。    翰林院的庶吉士乃至于翰林学士们,除了像过去一般修史、待诏,如今也不见得多清贵了——陛下之前甚至还遴选了三个人去跟王文素学算学。    御书房之外,都不清楚皇帝本人才是思路最开阔的,是新法真正的来源。    他只是还太年轻,算不得已经能凭一己声望威服天下。广东官制一改,很明显就是能者上、不能者下。将来,文名、清誉、声望也许仍然有用,但在陛下的那些雄心壮志面前,才干绝对是第一位的。    陛下一直保着王琼他们,未尝没有因为他们能做事的原因。    能做事,才是关键。而想要在将来做好陛下安排的诸多大事,严嵩也不能只靠自己一个人。    所以他继续问徐阶:“今日为师行止,话语,你又有什么领悟?”    此时此刻,邵锡也在琢磨。他面前铺开了纸,笔已经蘸过墨,但他又皱着眉搁下了。    去询问了农事,提醒了衢州府上下不要找那老农的麻烦。说他明年还会来,那就是要在浙江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