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7章、陛下何意修玄?  (第3/8页)
的民营冶铁产量就是一个三千万余斤的水平。    要想在全国真的做到铁制农具的普及,总计又需要多少铁呢?    还有军器和其他各种用铁的地方……钢铁是不嫌多的。    牲畜更是农户家里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朱元璋同志早年间不就做的放牛工作吗?    “再说说肥的事。”朱厚熜又问到新话题。    “这个老汉知道!”有人踊跃地说,“除了粪肥,草灰、河泥、墙皮,都能堆成肥料!还有沤肥,传了几百年了,就是少有人能那样耐心。”    “鸟粪最好!俺家里,娃儿上山找柴火时,俺定会叮嘱他们刮鸟粪带回来!”    赵廷松目瞪口呆地听着他们在这堂堂紫禁城中的养心殿里大谈各种粪,进士出身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但皇帝认真地听着,然后还感慨:“我大明百姓勤劳至此!”    这些老农之所以能被寻访推荐到这里来,真的是家家都辛勤无比。    除了耕作经验,在收集利用肥料这一块那真是全家都有意识。听他们的意思,农村里这样的情况也不少见,很多人家都已经在尽一切办法收集各种作为肥料的产物了。甚至于尽量在自家粪坑里拉屎拉尿,如果在外面也得想办法带回来,绝不便宜人家的田地!    “生粪很燥,也不能直接用,要沤一沤!”    赵廷松感觉自己像是要被沤到粪坑里了,但皇帝的态度太端正了。    “鞑子坐天下的时候,还有一个蒸肥的法子,快一些!糠粃、藳秆、落叶、草根,都能一起烧了,再把粪和进去,用土盖好,这样快些!”    朱厚熜连连点头,对记者同志说道:“好法子都要记下来,随后刊载出去,要说得浅显易懂。”    赵廷松感觉自己即将撰写一篇非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